非遗进校园是将非遗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,通过更新课程内容、调整课程结构,以非遗课程的形式对非遗进行传承与保护。非遗进校园是非遗传承方式之一,推进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对接,制定有效的制度化学校教育传承方法,将口传身授的民间民族技艺整理成规范、系统、科学的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,同时,鼓励学校开发跟非遗相关的特色课程、精品课程、校本课程,实现非遗的科学传承。
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,是课程资源的知识主体,并非现成的课程,在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,实施者需将非遗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,形成完整的非遗课程体系。非遗进校园首先要解决的是非遗资源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对接,根据不同非遗的特点设置适合的课程。
“学校”在“非遗进校园”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,直接决定着非遗进校园的成效。要让非遗进校园活动取得相应的成效,必须明确学校的主体角色,学校是非遗课程的实施者、开发者、贡献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。学校作为非遗进校园的主体,必须主动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实现非遗的课程化,使非遗课程的知识性、经验性、实践性、系统性等特征得以显现。所要解决的是“非遗”课程的目的与成效问题,即“我去干什么,能得到什么”的问题;也就是要从“知识与技能”、“过程与方法”、“情感与态度”三个维度设定好非遗的课程目标。二是明确非遗的价值导向,使“非遗”与“校园”之间实现价值融合。
非遗是优秀传统文脉的物化载体,是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,非遗进校园是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。学校开展非遗进行校园活动,不能盲目引进,首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非遗项目,理清非遗项目的资源属性,并将非遗的课程资源属性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课程;然后需对非遗进校园的方式进行合理定位,从基础课程、拓展课程、想兴趣课程、研究课程、实践课程等角度,确定非遗进校园的方式。当然,学校在“非遗进校园”的过程中必须起主导作用,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,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,这样才能确保非遗进校园活动能够有序、健康、良性地传承与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