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6年,孙小龙出生于江苏宜兴制壶世家,自幼受到祖辈的熏陶,从16岁开始进紫砂厂学艺,很快掌握了“古法”制作“紫砂壶”技艺。上世纪90年代末,孙小龙带着“紫砂矿石”来到烟台安家立业,专门为胶东人手工制作“紫砂壶”。
电窑烧制
在“制壶人”的角色中,孙小龙始终遵循传统古法制作紫砂壶。什么是“古法”?孙小龙说,制壶过程很慢,不能够着急。紫砂原矿料首先要风化,让它们在日晒雨淋中自然松散,成为碎粒,然后再用手工推石磨,研磨成粉末。打泥的过程也必须全手工,起锤的高低、落锤的劲道、捶打的节奏,都对制壶人有着较高要求,一块泥料通常要捶打两三天,通过数万次的捶打,把泥性打出来。
下一个步骤则是把泥料通过拍打的方式,拍打出紫砂壶的壶身、壶盖、壶嘴各个部件,然后连接起来。最后一个步骤是进窑,紫砂也是火的艺术,一把好的壶,需要窑温合适,刚好烧到紫砂的结晶点。
紫砂壶韵
孙小龙创作的紫砂艺术作品,体现着精湛的技艺,每一把紫砂壶的造型都非常别致,工艺细腻,线与面的结合和谐而完美。他对每件紫砂艺术作品都要求严格,对线面形体的结合、壶每个部件的协调都非常讲究。在他的手中,即便是没有任何修饰的光壶,也能够通过线面结合表达出生命力和灵气。
孙小龙十分注重紫砂壶的实用性,拿它来泡茶、养壶、把玩,追求一种人壶合一的境界。为了传承紫砂文化,孙小龙建起了自己的艺术馆,通过大量实验,研究不同种类原料的制泥工艺,探索紫砂最佳烧结温度,品评紫砂壶与茶的配用关系等。30年来,他醉心研究紫砂,成为一名古法制壶匠人。
“壶艺演变600多年来,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传承,才使得紫砂文化得以发扬光大,代代出新。”孙小龙认为,紫砂壶退可品茗,进可收藏,每一个环节都乐趣无穷。
好品山东·烟台手造,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,夯实人们的文化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