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岭上石佛殿
发布时间: 2022-06-21 16:17:48
最早记载有关石佛殿的书籍是清代志润著《寄影轩浮生日录》。1929年奉宽著《妙峰山琐记》:“有南向洞一,前筑谷场,石佛殿在洞之西北。山门一座,三楹,并东向……庙以石佛殿称,不知有无寺院名也。”又有1935年马芷庠编著的《北平旅游指南》:“寺坐西向东,山门已塌,佛殿三层,亦残缺,前殿有韦陀,中殿为正殿,供石佛。”从以上记载可知,石佛殿有山门三楹,殿宇三层,前殿供韦陀,正殿供石佛。
民国时期石佛殿濒于倾圮,时任中法大学董事长李石曾看到后,邀请曾在法国学习建筑设计的段其光主持重修,仿照山东历城四门塔的造型并融以欧式风格,聘用附近白虎涧村的石匠高手,建起了石佛殿。殿平面正方形,边长5米,四面墙高3.2米,各面辟高2.2米券门,台基四面出四级垂带踏步,顶部饰以八棱锥体尖顶,矗立着一座尖顶略带西洋特色的正方形花岗岩石建筑,高约8米,四面辟有拱券形门窗,由十三层石料叠砌,暗合宝塔“十三天”相轮之式。石佛殿外观朴素简洁,坚固稳重。石屋中曾保存一座石佛像。
供奉其中的北魏太和造像是北京现存最早的石像,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属同时代的杰出石雕佛像代表作,“实我国古代石刻之渊薮”。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弥足珍贵。北魏太和造像塑造的是一尊释迦牟尼佛,主佛的法相庄严,神态恬静,袈裟飘洒,跣足似远行归来。有人说北魏石造像的微笑,更像蒙娜丽莎的微笑。据说这尊造像就是根据当时的女强人、太皇太后——冯太后的形象雕刻而成的。
北魏冯太后是一位对我国历史极有影响的人物。她曾经两度临朝听政,是当时北魏的实际统治者。冯太后掌权的20多年,正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时期,正是由于她指导献文帝拓跋弘和孝文帝拓跋宏,进行大量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,才使得北魏的国力达到鼎盛。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称为“太和改制”。冯太后以个人智慧实现了北魏两代人的顺利交接,为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,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措施打下了基础。
这尊石造像的雕造年代是北魏太和二十三年,距今已有1500余年。是一尊带背光的释迦立像,石佛身高1.65米,立于高1.15米的石雕须弥莲花石座上。石佛面部慈善丰满,双耳垂肩,袒胸赤足,左手自然下垂抚股,右手微弯亮掌,斜披袈裟,长袖垂地,下系羊肠大裙,衣纹以凸线表示,流畅有力。石佛后面有高2.2米的美丽背光,其上用高浮雕的技法,雕刻出火焰纹、忍冬纹和击鼓吹箫的伎乐天人等,技法高超,惟妙惟肖。背光的背后,自上而下横向排列了12排小佛像,每排数量不等,总数为124个。小佛像一般高12厘米,最小的一个只有4厘米,均施以彩绘。造像神圣庄重,典雅而宁静,展现了衣冠楚楚,秀骨清像,遗韵万千的北魏风格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