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大师中心 大师

李浈

李浈,男,汉族,1969年4月出生与山西省偏关县,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古建材料与技艺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。建筑学专业本科,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硕士,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。2000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"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”出站后,留校任教至今。
详细介绍

职称:

 

建筑学教授

 

社会职务/身份:

 

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古建材料与技艺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

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

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

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。

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

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副会长、理事。

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委员。

 

从艺经历:

 

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方面的科研工作,并对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研究深有造诣。

1993年以来,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。

2004年出版学术专著《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》,填补了古代建筑技术史研究领域的空白,在同行中深受好评。

2005年,该书获同济大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

2007年获华东地区第七届大学出版社优秀著作、教材二等奖。

2006年编著出版教材《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》,显示了作者在无形文化遗产——传统建筑工艺领域的研究成果。

2008年,该书获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二等奖。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参加国家“十一五”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并负责子题3项,主持并完成省市科研项目数10项。主持其它纵横向省市项目多项。获校级以上奖励19项。

在实践方面,主持完成历史街区保护规划、历史建筑以及文物建筑保护与整治项目数十项,特别是在负责江南水乡乌镇、西塘的保护规划与历史建筑整治实践中卓有成效,深受信任和好评,并集体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。

 

主要成就:

 

代表性项目有浙江乌镇一期修真观修复工程,访卢阁重建工程,翰林第修复工程,财神湾及市河南岸景观工程;浙江西塘西街修复工程,西园修复工程,塘东街修复工程;泉州西街保护整治工程;上海朱家角圆津禅院修复工程;嘉兴梅湾(南门片)保护整治工程,月河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,芦席汇历史街区保护与修复工程;乌镇西栅二期圣寿塔(后改名白莲塔)重建工程,乌将军庙重建工程,昭明书馆整治工程,浙直分署重建工程,关帝庙整治工程;浙江绍兴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一、二期保护整治工程;无锡市荣巷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,荣毅仁生平事迹陈列馆工程;苏州太湖蒯祥墓园规划及策划工程;南京高淳武庙修复工程;江苏吴江震泽宝塔街保护整治工程;四川松潘历史文化名城景观重建工程(包括八个子项目);安徽芜湖古城修建性规划、淳良里保护规划;浙江前童古镇老街修复工程;宁波韩岭古村修建性规划;宁波慈溪鸣鹤古镇甘四间、银号、小五房文物建筑修复工程;安徽池州府儒学重建工程;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综合区总体规划;北京司马台观音庙及文峰塔重建工程;安徽滁州醉翁亭文物建筑群修复工程;福建邵武市和平古镇和平书院修复工程、南谯楼及黄氏祠堂修复工程、县丞署修复工程;常州东方盐湖城茅山温泉度假小镇概念性规划;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保护规划,下梅村镇国庙、邹氏家祠、大夫第等文物及历史建筑修复工程;常州茅山温泉度假小镇道风街建筑方案设计;江西黎川人民路历史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;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茶街、万寿宫、当溪和老村部四个地块的保护性整治工程等。

主要作品
分享到: